自2025年5月10日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开赛以来,一股全民热潮席卷全省。此次足球盛事迅速发展成为“体育+文旅”的现象级活动,不再仅是一场业余足球的比赛,而是一个“全民狂欢”。
在短短一个月内,苏超联赛的热度持续攀升,从场内激烈的比赛蔓延至场外的经济领域。据统计,前三轮比赛已有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,其中端午小长假期间,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额显著增长,全省接待游客数量及消费额均达到历史高位。这样的热潮中,非职业选手成为主力军,包括教师、快递员、程序员等广泛参与,将足球的“全民性”拉进更多人的生活。
不仅如此,“苏超”联赛的人气更是持续高涨。上周末的第四轮较量吸引了超过12.9万人的观赛人数,场均观赛人数超过中超联赛。与此同时,外地游客量及异地文旅消费额也在持续走高,成为当地经济的亮点。此外,“苏超”更因其独特的“梗”文化而出圈,常州以“常州—吊州—丨州— O 州”等热门梗迅速成为“流量之王”。
这一现象的背后,是江苏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和经济实力的支撑。江苏是足球的热土,有坚实的足球基础和青训体系。同时,江苏作为经济大省,其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为足球联赛提供了坚实支撑。各城市能够投入资金建设足球场地设施、配备赛事组织团队,同时具备庞大的消费市场,为赛事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此外,“苏超”的火爆也带动了跨城观赛、旅游的叠加效应。线上旅游人次增长,酒店预订热度明显增长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将“苏超”纳入大文旅盘活计划,并组织超过1800项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。江苏省商务厅则推出了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和“苏超联赛+苏新消费”联动IP活动,让赛事热度转化为消费活力。
在商业方面,“苏超”也成为了商业狂欢的焦点。赞助商数量飙升,行业巨头与知名品牌纷纷加入。整个赛季的官方赞助席位价格一路飙升至300万元,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过3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。
对于这场由业余足球赛事点燃的经济热潮,专家认为其变现模式多元且具有独特魅力。草根体育与职业体育互补性大于竞争性,激活了本地消费与文化认同。其变现路径包括文旅联动、品牌合作以及内容变现等。
总体而言,“苏超”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,更是经济、文化、旅游等多方面的狂欢。它展示了草根体育的巨大潜力及对地方经济的巨大拉动作用,为江苏乃至全国的体育产业和文化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